普高招生快讯 当前位置:首页-普高招生快讯
有关“三知”的解读与问答?

   时间:2010-06-13            访问量:0

1、何谓三知之后报志愿?

“三知”报志愿即考生在知分(即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)、知位(即考生文化课成绩在全省的排位)、知线(线即各个批次最低省控线)的情况下填报志愿。

2、填报志愿怎样做到知己知彼?

要做到科学、相对准确有效地填报志愿,考生应该努力做到“知己知彼”。

1)知己

考生在知道了自己考试总成绩之后,要了解自己的总分在学校、区甚至市里的排名位置,参照这个位置研究去年和前年该校、该区、该市考生报考的高校和录取的情况。

当然,考生也要兼顾自己的实力和兴趣,这需要考生了解自己欲报专业的相关成绩分数。一般说来,招生学校对考生报考专业相关的学科成绩要求比较高一些。考生还要了解自己的体检情况,同时了解报考高校专业对身体条件的要求,因为有些专业对身体方面要求比较严格。

此外,考生要明确自己是否有加分,必要时要电话咨询或者当面咨询省招办这个问题。

2)知彼

考生可以将欲报考院校在我省连续3年的录取分数线加起来除以3,得到的结果可以作为今年录取分数线的一个参考。

了解今年高校招生的形势,以及高校在我省的招生章程、招生专业、招生人数等,尤其要反复研读要报考院校的《招生章程》。在充分掌握有关信息之后,也要向目标学校、学校管理填报志愿的负责老师、中学班主任等咨询,全面了解报考学校情况、专业和录取情况,这样更有助于信息通畅,更加知己知彼。

3、填报志愿应持何种态度?

建议考生要有积极慎重的态度。即实事求是的态度,不盲目自大,高估自己,就高不就低;同时也不要太悲观,低估自己。因此,填报志愿要谨慎,要切合实际,在某种程度上要留有余地。要冷静、理智、客观地对待自己的总分、自己在学校的排名位置和欲报考院校今年的省控线,实事求是。

4、“三知”后填报志愿有哪些利弊?

从历年的估分情况来看,应届生高考估分的准确率低,容易出现保守估分。实行“知分知线知位”后填志愿,对应届生有好处;对于复读生而言,由于首次高考填报志愿的失误,重新选择志愿时要比应届考生更加谨慎和保守,“三知”后填报志愿让复读考生更加自信,填报志愿时不会过于偏离自己的成绩。

“三知”报志愿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:考生选择学校时不知道选择的学校会有多少人报,选择学校仍难免盲目,容易形成扎堆报考现象,导致志愿不均衡甚至高分落选。

 

返回列表